就业故事

【我的心动offer(2025)】升学就业篇 | 步履不停:在西农的奋斗与那份“心动Offer”

作者:  来源:  发布日期:2025-10-23  浏览次数:

杨天寰

资源环境学院/资源环境科学

毕业去向:上海交通大学

光阴之所以宝贵,是因为它匆匆流逝,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下脚步。转眼间,我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求学生涯已近尾声。回望这四年,是汗水浇灌、步履不停的奋斗四年。

四年前,我背着行囊,走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的连绵群山。启程的那一刻,我便暗下决心:定要牢牢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。入学伊始,“保研”便成为我的目标。目标既定,行动便随之展开。我深知“信息战”是第一步,于是我主动出击,参加了学院的保研经验分享会,虚心聆听学长学姐的宝贵心得,并积极与他们建立联系。他们的无私分享让我豁然开朗:保研之路,需同时斩获本校的“通行证”(资格)与外校的“邀请函”(接收)。前者,倚重学业成绩、竞赛获奖、科创项目、论文发表;后者,则更看重学业基础、科研潜力与英语能力。了然于胸后,我为每一个目标制定了详实的规划蓝图。

大一是筑基之年,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阶段。我深知根基之重,将主要精力倾注于学业精进,力求每一门课都稳扎稳打。同时,我主动加入了科创项目,在实验室的瓶瓶罐罐间,初次触摸科研的轮廓。天道酬勤,学年结束时,我获得了国家奖学金。这份沉甸甸的肯定,如同暗夜中的星光,不仅点燃了希望,更驱散了偶尔的迷茫与沮丧,让我前行的步履更加坚定有力。步入大二,挑战升级。我独立主持科创项目,与伙伴并肩作战各类竞赛,课业压力也陡然加重。那段日子,忙碌是常态,挫折如影随形。实验屡屡受挫,精心备赛却颗粒无收,学业成绩一度滑落,甚至濒临失去保研资格的边缘……这些沉重的打击曾让我痛苦不堪。最深的挫败感源于“明明拼尽全力,却仿佛一事无成”的无力,自信心几近崩塌。然而,低谷亦是反思的契机。痛定思痛,我审视问题:成绩滑坡,源于精力过度分散于科创与竞赛,对课业有所疏忽。调整策略,我依然保持冲刺的姿态,但更科学地分配时间,向课业适度倾斜。同时,那些看似徒劳的尝试,并非毫无价值——它们为我积累了宝贵的“失败经验”。生活,终究不会辜负持续奔跑的人。渐渐地,我的竞赛开始拿奖了,学业排名稳步回升,实验项目也迎来了柳暗花明。当我觉得有了希望的时候,做什么都有劲了,也不再悲伤和沮丧了。到大三申请夏令营时,我已手握5项国家级竞赛奖、18项省校级竞赛及荣誉,主持的科创项目优秀结题,参与发表了2篇环境领域TOP期刊SCI论文,成绩稳居专业前10%。

夏令营申请季,是实力与策略的考验。我满怀诚意地联系了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的导师,申请直博机会。除精心准备的简历、已发表的论文外,我还将本科期间的学习、科研、竞赛成果浓缩成一份PPT,并录制了一段15分钟的自我介绍视频,一同发送给老师。或许是我的真诚和积累的成果打动了导师,他很快回复了我的邮件,欣然同意我在他的名义下以直博生的身份报名夏令营。在上海交大夏令营的短短几日,是我本科积累的一次集中绽放。得益于长期扎根科研的扎实训练,面对导师们的专业提问,我能从容应对,侃侃而谈。最终,面试高分通过,赢得了导师的青睐,七月底便与交大的导师确定了最终去向。此外,我还参加了南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夏令营,并均获“优秀营员”。这些“心动Offer”的收获,无不是本科三年日日夜夜奋力拼搏的回响。为了不耽误其他导师的招生计划,我在确定交大后,第一时间婉拒了南开与华科的优秀营员资格,也希望同学们能及时沟通,展现诚信。从亲身经历看,夏令营的核心考察点在于科研潜力、表达能力与英语水平,这些都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。面试时,自信从容的展示至关重要,它能有效传递你的气场与潜力。即使夏令营未能入营,九月的预推免仍是重要通道,面试流程相近,只是少了些体验校园文化的时间。

根据我的经历,给学弟学妹们以下几点建议:

1. 想要保研外校的同学要尽早确立目标,并深入了解学院的保研要求。

2. 科研经历是夏令营脱颖而出的关键。要尽早进入实验室,主动、谦逊地向师兄师姐和老师请教,不断积累经验,长期的努力必定会有回报。

3. 学业成绩和英语六级是夏令营入营的“硬通货”,是展示科研能力的“敲门砖”,科研能力只有在获得夏令营入营资格后才能展示。

4. 夏令营申请路上,被拒、邮件石沉大海是常态。请保持平常心,勇于尝试,不轻言放弃。每一次失败都是下一次成功的垫脚石。失败不可怕,可怕的是失去站起来的勇气。

5. 联系导师要体现诚意和专业,收到offer后如确定不去,应及时告知,尊重老师们时间。

本科时光如一幅荡气回肠的画卷,虽已渐行渐远,其间的奋斗底色却永不褪色。本科期间,我为科研、竞赛和考试熬过数不清的夜,前三年的时光几乎都是在图书馆和教学楼度过的。庆幸的是,天道酬勤。虽然进步的步伐有时缓慢,但凭借着不懈的坚持、珍贵的机遇,以及家人无条件的支持、老师悉心的指导和同窗温暖的陪伴,我终有所获。深深感恩父母的养育与期盼,感谢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供的广阔平台与悉心栽培,感谢老师、朋友给予的关怀与指引,也致敬那个无论多难都未曾放弃的自己。新的旅程即将开启。未来,我愿继续怀揣对生活的炽热,步履不停,向上生长。生活总会用诸多无奈来撩拨世人,热爱生活的人却总能得到丰厚犒赏。

亲爱的学弟学妹们,站在大学的起点或征途之中,愿你们都能找到那份让自己“心动”的目标与方向。前路或许有山重水复的迷茫,但也有柳暗花明的惊喜,请相信,每一份扎实的努力,都在为未来的“心动Offer”悄然铺路。不要畏惧尝试,哪怕跌倒,那沾满泥土的双手也是成长的勋章;不必焦虑速度,只要步履不停,终能抵达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。愿你们在求索中磨砺锋芒,在挫折中锻造韧性,将个人梦想融入时代发展的江河。请珍惜时光,勇敢去闯,大胆去爱! 当机会叩门时,愿你们已准备好用实力与自信,稳稳接住那份属于你的“心动”。我们更高处见!